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发布人:张晓珊发表时间:2018-01-09点击:

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一、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背景

国际化对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联解体之后,随着国家经济复苏和社会民主发展,俄罗斯高等教育规模大幅扩大,高等教育机构数量和高校人数激增,这种增长对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俄罗斯大国崛起之路的不断推进,国际化已经成为其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的有利契机便是近十多年出台的各种战略框架和政策举措,同时,这也将俄罗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轨道上推进一大步。

二、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政策举措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与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下,为提高本国高等教育的适应性与竞争力,俄罗斯积极顺应国际趋势,针对本国教育现状,采取多项政策举措,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迅速发展。

(一)多种方式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

第一,联合办学,提升国际影响力。由于莫斯科大学、圣彼得堡大学、人民友谊大学等苏联许多有名的大学都坐落于俄罗斯,而苏联其他共和国却未享有这些高等教育资源。在苏联解体之后,这类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也遭受重创,需要重建或是进一步提高水平。 因此,独联体国家纷纷寻求与俄罗斯的合作,在主要城市联合建立分校,这同时也为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契机。例如,为进一步加强国际教育合作,塔吉克斯坦已经与莫斯科国立大学签署协议。而俄罗斯在东亚地区开展联合办学的举措是以组建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为基点。2007816日,总统普京在上合组织峰会上发出倡议,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之后,200810月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教育部长会议,进一步商讨了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大学的计划,并签署合作协议。此外,对于其他东亚国家,例如日本和韩国,俄罗斯对其开设专门课程。

第二,开展各项交流活动,促进学生流动。学生跨国流动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也是俄罗斯高等教育国家化进程上不可忽视的一步。一方面,在俄罗斯境内来自独联体国家的留学生数量显著增长,从2001年的535人上升到了2011年的 5000人,增加了将近10倍,可见俄罗斯扩充留学生招生规模力度之大。另一方面,俄罗斯与中国关系日益紧密,近年来,俄中两国官方与民间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例如“国家年”、“教育年”、“语言年”等系列活动,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尤为引人注目。2014年,俄罗斯高校接收中国留学生数量已达到 25000人,为中国提供了800个公费留学的名额;2015年,公费留学的名额又增加200个,预计到2020年,俄中双方留学生数量合计将达到十余万人。

第三,跨国联合,培养国际化人才。实施跨国联合培养计划,是俄罗斯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方向。跨国联合培养方案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与国外优秀的高等院校联合。例如,莫斯科国立技术大学与法国工程学校合作开发了“生产管理系统”,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另外一种模式是与国外领先的企业联合。例如,莫斯科国立技术大学与美国波音公司签订长期合作战略,联合实施教育开发计划,实现双赢。校企合作提高了俄罗斯高等教育人才的科研能力,培养了高质量的毕业生,可以使俄罗斯的工程人才储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二)促进教育与科研融合,增强创新实力

深化“科教一体化”改革。1996年,俄罗斯拉开“科教一体化”改革的序幕,2002年,俄罗斯政府颁布的《2010年前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构想》中把“整合高校、科研机构、行政部门三股重要力量”作为落实“科教一体化”任务的核心出发点。20083月,俄罗斯政府再一次在颁布的《教育与创新经济的发展:2009-2012年推行现代教育模式》中对“科教一体化”改革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建立5个以上具有世界水平的科研中心,加强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推行,促进国家科技创新,完成各项科研攻关任务,促进教育与经济的全面发展。可见,俄罗斯“科教一体化”改革在不断深入,以适应变化的国际教育环境。此外,俄联邦政府提出高校与工业企业可以进行战略合作的构想,组建以大学为基础“大学综合体”,高校联合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和实验设计工作,实现专门教学和科学研究。这一举措使得原有的科研、教育、工业部门相互作用的“科研动力模式”向“市场带动模式”转变,在“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模式的推动下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科研能力强的优势,与企业的高效率、高产出相配合,为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构建国际化的课程,强化外语教育。

课程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要素之一。第一,俄罗斯力图通过专业调整和课程设置造就“通才”,扩大专业涉及面,增加各个领域知识的学习,积极学习国际经验,加大与国际课程接轨的力度。为提升高校培养国际人才的适应性,压缩必修课程,增设各方向、各专业的选修课,让课程设置更为学术化、个性化和国际化。同时,俄罗斯高校充分意识到文理工科课程之间相互渗透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跨学科课程在各高校已是非常普遍,同时还鼓励学生自由选择课程教材。第二,为国际化加强外语教育。俄罗斯加入博洛尼亚进程之后,欧盟多种语言的发展理念和外语教育政策对俄罗斯外语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许多欧洲国家一样,俄罗斯将其外语教育的使命设定为“大力发展多种语言教育,努力克服语言多样化给交流所带来的障碍,使多样化的语言转化为各语言间相互理解和补充的工具”。俄罗斯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为外语教育的不断强化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础和政策保障。例如:俄罗斯教育部 2000年批准的《非语言专业高校外语课程示范教学大纲》、2004年批准的《国家基础普通教育外语课程标准》等。这些文件明确了外语教学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即:遵循语言多元化原则,大力发展双语和多语种外语教学;倡导多元化的教育理念,采用灵活的双语或者多语种外语教学模式。

(四)建立新型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问题是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变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政府的不断推进之下,俄罗斯形成了内外兼顾的特色评估体系。在内部评估中强调高校的自我检查,以便于高校在外部评定中有相当的竞争力。外部评估体系由三种制度构成,是以国家为主体的认可、评定与鉴定。认可是对各类教育机构办学资质的一种审核,在教育主管部门获批的条件下才可以开展教学活动;评定是一个比较完善的过程评价,包含高校教育活动范围内的多方主体和各个方面,比如,师资、教学内容、整体质量等等;鉴定是在评定的基础上完成的,是最高级别的国家鉴定,因为它决定了高校能否与国家的各类教育指标相符合,进而获得享受国家财政支持的福利,并取得颁发全国认可的学位证书的权利。俄罗斯这种新型的评估方式独具特色,整个评估过程公平、准确,进一步提升俄罗斯高校竞争力。

三、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在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框架和政策举措实施中,政府推动、社会带动、高校联动、师生互动同时发力,有效地促进了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总结其经验,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有所启示,更好地进行学习与借鉴。

(一)政府推动下的国际化战略指导

俄罗斯政府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担当了重要角色,俄罗斯政府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主要通过颁布法律、政策进行战略指导。《俄联邦教育法》为俄罗斯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对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随后《联邦高等和大学后职业教育法》促进了俄罗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进入21世纪,俄罗斯政府颁布法律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进行指导的步伐逐渐加快,《大学法》、《俄罗斯2020年前的发展战略》、《新俄联邦教育法》等战略框架相继颁布,政府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指导也从宏观走向更细致的范围,包括高校设置、财政支持、内部管理原则等。借鉴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政府的战略指导作用,我国政府一方面应当将着眼点放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上,使高等教育国际化在战略政策层面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另一方面则是加强政策制定的针对性和持续性,如俄罗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的法律规划和计划是有的放矢、目标明确的,持续实施并不断完善,我国也应向其学习并借鉴成功经验,突出政府在战略指导方面的有效性。

(二)社会带动下的国际化需求提升

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社会力量的参与也促进了其国际化需求的提升,这也是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经验。“俄罗斯工业与企业工人联盟”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代表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俄罗斯高等教育产生了影响,完善并调试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具体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等。与此同时,俄罗斯一些社会组织也参与到高等教育发展与国际化进程当中来,与政府作用相比,它更了解民众在高等教育国际化领域的具体需求,包括留学项目申报、课程安排等具体信息。同时这类社会组织通常都是非营利性的,能够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维护高等教育发展的利益,提供的需求信息也更加透明和真实。与俄罗斯相比,我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对社会力量的引导和利用程度欠佳。一方面,我国专门从事高等教育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服务,面向民众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少之又少,多是从事个人留学服务的公司,以营利为主,有时提供的信息并不全面。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因此,借鉴俄罗斯的经验,我国也需要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并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到高等教育国际化中来;另一方面,我国应向俄罗斯学习,建立一定像“俄罗斯工业与企业工人联盟”一样的机制,充分对市场需求、资源分配结果做出有效反馈,从而使得政府、高校明确应对问题,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

  1. 高校联动中的国际化政策落实

    高校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落实方面作用显著。俄罗斯高校在推进其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做出了很大努力。高校之间联合,增强实力,以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挑战;高校也加强与企业的联合,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增强高等教育实力;高校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设课程,逐渐与国际接轨;高校也开展专项的外语教育,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外语教育的函,倡导多元化的教育理念,采用灵活的双语或者多语种外语教学模式,减少国际交流中的语言障碍;高校在质量提升方面也是积极准备,完善内部质量评估体系,为接受外部评估做好准备,把好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关。俄罗斯高校在国际化政策落实中充分发挥了联动作用,同时也增强了高校自身实力。以此为鉴,我国在这方面则显得薄弱,在今后的发展浪潮中,应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在现有的政策环境下,着力于高校自身竞争力的增强。

  2. 师生互动间的国际化信息完善

    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离不开高校师生,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民主权力,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最基础的信息,促进了高校、乃至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有效实施和完善。俄罗斯政府和高校相关部门在进行决策时会通过各种途径倾听师生的意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的各项决策和规定运行过程中,师生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影响政府、高校的下一步决策。师生权力的实现以法律为保障,既可以通过高校内部的民主组织机构表达,也可以通过社会组织代表的形式参与,并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相关规律和趋势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以便在发表意见时更有说服力。由此可见,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重要的一环便是高校师生的力量,这也是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和各项政策举措实施过程中的有效经验。因此,在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要注重引导高校师生进行有关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系统性研究,建立长效的研究反馈系统,对国外先进的方式方法进行有效传播,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杜岩岩,尚航. 创新经济背景下的俄罗斯高等教育转型策略[J]. 现代教育管理. 2011(06).

    [2] 高杰. 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欧亚路径浅析[J].  赤子(上中旬). 2017(02).

    [3] 孟繁红. 俄罗斯高校对博洛尼亚进程的参与[J].  教育评论. 2011(04).

    [4] 夏辽源,曲铁华.  新世纪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举措及其特征分析[J]. 外国教育研究. 2014(10).

    [5] 薛卫洋. 俄罗斯高等教育涉外办学发展现状、特点及借鉴[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6(06).

    [6] 袁利平,李盼宁. 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框架及政策分析[J].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7(01).

  3.  

    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领导

    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各部门、学院(课部)

    本期审稿:马昌前、范铭             责任编辑:王睿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