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国际化动态(2014年第9期)

发布人:发表时间:2014-11-12点击:

2014 年第9期(总第21期)

教育国际化动态

国际合作处暨国际教育学院编                                                          2014年11月10日
本 期 专 题
亚洲特提斯造山与成矿暨高等教育合作国际研讨会
专家访谈录
【编者按】为了响应国家“要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拓展国际经济基础合作新空间”的号召,吸引更多的学者尤其青年学者参与到“一带一路”地区地质矿产资源研究领域,加强我校与东南亚、中亚、西亚等国家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共同提高该区域地球科学研究水平,我校于2014年10月12——16日成功举办了“亚洲特提斯造山与成矿暨高等教育合作国际研讨会”。会议旨在探讨该领域区域的热点问题,通过“古特提斯构造域岩浆作用和成矿学研究”、“特提斯演化、造山运动和亚洲的增生”、“特提斯构造域的矿产资源”、“特提斯构造域和石油勘探”以及“高等教育合作论坛,契合了国家发展需要,加强了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大学深化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合作。为了充分发挥此次会议的效果,我们专门对参加此次会议的部分专家领导进行了访谈。
Prof.Yildirim Dilek (vice president of IUGS)
1. 问:Dilek教授,您好! 您在国外著名大学从事教研工作,又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特聘外籍教授,与国外大学相比,您认为我国大学的国际化工作还有哪些需要提高?
答:中国的大学国际化工作已取得很好的成绩,但仍有许多工作需要做。我认为中国的高校可提供更多后勤及财政方面的支持,使教授们可以邀请更多的外国专家来华工作。我总是鼓励我的中国合作伙伴,要想在科研上取得成绩,就必须走出国门,多和国外的专家学者合作。
2. 问:您是许多国际著名杂志的编辑,在SCI刊物上发表文章200多篇,对于国内学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有什么建议?
答:首先,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科学文章,问题要具有国际前沿性,需要对既定的问题有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考。
其次,文章数据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实验室已经被学者们有效地使用,但我认为中国学者应更重视数据的质量,以及数据能否被重新验证。
再次,当中国学者在考虑发表科学文章时,他们应该仔细阅读不同期刊的文稿准备方法。首先,要注意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风格和要求,先要决定向哪些期刊投递文章,然后去查阅这些期刊的要求。另一个影响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因素是文章的数据、图表和插图。作为许多期刊的编辑,我曾收到很多中国学者的文章,文章的创新点和数据很好,但是却不能发表,主要是图表、英语语法以及文章的组织问题。
3. 问:目前中国很多高校都在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对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这方面的工作,您有什么建议?
答:首先,举办国际会议时,可以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来访嘉宾不仅是参会,更让他们清晰地了解你们的期望、规则,提出支持你们会议议题的建议。另外,国际合作处应该具有前瞻性,更加积极主动地招聘一些顶级的科学家,告诉他们,你们很乐意让他们作为短期或长期的访问教授,多和他们学习讨论。
郭进义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1. 问:郭处长,您好!我校十分重视地质基础理论研究和科技创新工作,您能否简要阐述一下您对基础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看法?
答:我觉得基础研究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基础研究要追求国际前沿热点,不同的时代,国际上在地质方面的前沿热点都不同。另外我们在谈基础研究时,既要考虑基础方向的研究,同时也要考虑国家目标,比如地质方面,要考虑矿产资源、能源开发的国家目标。
关于学科建设,要考虑长远发展。有的学科方向现在不是国际热点,但作为一个地质综合院校,不能只追求前沿和热点,也要追求一些现在看起来不是热点的问题。
关于人才培养,我认为第一要尊重个人兴趣;第二要注意学科建设的主体。个人兴趣和团队目标结合起来,这样对个人可以挖掘潜力,对团队也会有贡献,也有益于自己的发展。
2. 问:您多年从事基金项目研究,对于青年一代地学工作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答:关于国加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我想青年学者应有两个认识。第一基金项目申请时,通过专家的评阅,检验自己的水平,发现有哪些不足,这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第二,申请竞争很激烈,今年申请成功率不到30%,万事开头难,要有信心。单位申请时要提高申请的量,在量的基础上提高质,分母大了,分子也会相应的增加,才能保证申请成功率。
3. 问:在获得更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支持方面,您对我校的工作有哪些建议?
答:基金项目类型很多,主要包括:青年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及人才培养项目等。地大要确定自己在高校中的地位,一定多申请重点项目。人才培养项目,我们分为三大版块,有人才、项目及环境版块。人才版块有优秀青年的申请,目前资助是杰出青年的两倍,以后会与申请量挂钩,可以说是杰出青年的储备。环境版块有两点要注意,一要重视仪器开发,这是我国的弱项,仪器设备跟不上,未来研究还是会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就是国际交流。国际合作局会发布一些非集中受理的项目,这些往往是国际合作项目,所以要经常关注基金委的网站。
Associate Prof.HassanMirnejad (伊朗德黑兰大学地质系副教授)
1. 问:您好,您能介绍一下德黑兰大学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有哪些经验与措施?
答:德黑兰大学的交换生项目,使很多来自非洲、中国、欧洲的学生来我校学习,我们也会给留学生一些优惠政策,如减免学费等。此外,德黑兰大学还鼓励我们的学生到国外留学,同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这一措施促进了德黑兰大学的学生更加积极地与参与国际学术活动。
2. 问:德黑兰大学是一所著名的大学,您能否介绍一下贵校与中国哪些高校有国际交流与合作?
答:我了解到中国的科研和学术非常活跃,特别是中科院,我曾经的一个硕士学生在这所学校工作。目前我们合作的第二所中国高校就是贵校,除了地球科学方面的合作,在其他学科也有合作,如化学、工程等。
3. 问:您对地大是否了解?我们两校将来在哪些领域展开国际合作与交流?
答:大概在一年之前,我从贵校发放到德黑兰大学的宣传手册上了解到贵校,这些宣传手册详细介绍了贵校的科研设备、师资力量以及学生的奖学金制度等。贵校地球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非常希望能和贵校合作,同时我会鼓励我的同事不仅在地球科学领域,而且在工程、环境、资源等其他专业与贵校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同时,两校互派留学生也是促进两校合作的一个好方法,而国际学术会议也为合作交流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Associate Prof.Kriangkrai Trisarn (泰国苏拉纳里科技大学副教授)
1. 问:您好,Prof.Kraiangkrai, 您可以简单介绍下中泰两国之间在地学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答:好的。中泰之间有过很多次的经验交流,贵校的冯庆来教授曾至少4去泰国,看望和指导了泰国的学生。我们泰国的学生也来到贵校学习,得到了贵校的很多帮助,并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外,泰国也有教授在中国教学。我们希望中泰两国的大学以后能够加强合作,共同指导学生,共同进步。
2. 问:多年来,您一直致力于推动中泰地学的交流与合作,您认为在教育国际化方面,泰国的高校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答:首先,泰国推行教育资源国际化,比如合作办学、海外分校等。泰国国际学者及师生的交流活动频繁;其次,泰国利用自身优势,常与其他国际组织一起举办国际会议,如加强与亚太经合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国家在经济、教育及社会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再次,泰国不盲目搬照国外经验,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状况,选择合适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等。
3. 问:您认为为了更好的推动中泰两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答:除了地学领域的合作,我们希望双方能多开展合作领域及合作项目。同时,扩大双方的留学生招生数量,增强交换生资助力度等。此外,我们已经和中国的许多大学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但是贵校还没有,希望我们也能签署这个备忘录,以便我们开展更多的合作交流活动。
Khalid Manzoor Butt (巴基斯坦国立大学政治科学系主任)
1. 问:您认为中巴两国良好的关系对推动两国教育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有什么影响?
答:中国和巴基斯坦从一开始就建立了友好的国际关系,它为推动两国教育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基础。但是我们的合作与交流也存在一些其他障碍,比如,语言、食物等。
2. 问:我校作为一所地球科学领域的特色大学,您认为我们如何才能在世界地学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答:其实,我主要是一个政治学者,只能基于我自己的学科谈一谈。我认为贵校需要多参加国际交流活动,要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我们之前和德国的一所大学也举办过这样的国际合作,在那次合作中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都受益良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我校也是一所非常好的大学,如果两校相互合作,一定会对两国的学科建设、乃至政治社会产生很好的影响,同时也推动贵校在世界地学舞台上发挥更重要作用。
3. 问:您对复苏“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看法?您对中巴两国在合作期间有什么建议?
答:我很赞成“丝绸之路”的复兴。我们现在处于21世纪,是建立区域合作的好时机。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应该承担起一个带头人的角色,带领较为弱小和还处于贫困线上的国家,例如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塔、乌兹别克斯坦等进行发展。或许我们可以借用欧盟的发展模式,结成一个联盟实现区域自由贸易和人员的自由往来,这样有利于区域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交往。我认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应该共同努力,找出共同问题并研究出解决方案,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区域的繁荣发展。共同繁荣才有利于位于区域政治的稳定,从而避免贫富强弱悬殊带来的地区冲突。
殷鸿福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 问:殷院士,您好! 作为我们地大的老校长,您对于学校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想法和建议?
答:我认为学校不能处于一种“温水煮青蛙”的状态,而是要培养一流院校的教学、科研及学习等氛围,这个氛围是看不见的,但它有巨大的力量,把人的精神和潜力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如果发挥得好,教学和科研都会很好。教育学生也是一样,要真正把学校形成一个非常有竞争力而又和谐的地方,这样才能登上世界一流大学地位,否则的话就是“慢舟侧畔千帆过”,很容易被别人超越。
2. 问“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是我校的光荣传统,在当今这个社会,我们应推崇怎样的大学精神?又该如何培育和发扬?
答:这个校训非常好。首先,它符合我校特色,而且也和我们党、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是一致的。其次,它对当前社会风气起到一个中流砥柱的作用,如果能够发挥得好,将成为当今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座灯塔,放射光芒。
但怎样把这句话落到实处?怎样发扬我们的“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精神?我认为我们做的是不够的。比如,我们的体育运动有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能?我们的野外实习有没有充分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我们的教学科研有没有推崇自由思考,独立精神的求真务实精神?有没有受到政治的、经济的、甚至财务的各种诱惑?“艰苦朴素、求真务实”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从这些实际工作做起。
3. 问:目前,学校正在大力推动国际化建设,您认为要实现“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学校应该在哪些方面多做工作?
答:要实现“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还有很多工作需做,比如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科研水平、学生的入学率和就业率,以及社会评价等。
就学校国际化建设来说,历来校领导都非常重视,比如聘请了语言外籍教师及外籍专家、2012年由我校牵头成立“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加强留学生招生及联合培养学生工作等。但我们也有很多不足,比如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够高。实现“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需要全校师生用“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态度来工作,共同努力实现。
许志琴院士 (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 问:许院士,您好!您一生从事地质工作,将毕生精力奉献给我国的地质事业中,是什么一直激励着您?
答:主要是兴趣。地球科学问题特别重要,我特别喜欢地质事业,追求了半个世纪。另外,我是改革开放受益者,改革开放初期就去了法国学习,我感谢我的国家,忠于我的国家,将我的所学报效祖国。
2. 问:作为老一辈的科学家,结合您的经历,有什么能和国内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分享的?
答:我觉得一个女性科研工作者搞大地构造,很不容易。现在的年轻人都很努力,科研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既然选择了科研,就要忍受地质工作的艰苦,坚持到底。
3. 问:您作为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973”基础研究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对于现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建议?
答:做地质工作,必须重视野外实习,请有经验的老师带队,保证所教学生质量。我建议学校多组织一些国际交流活动,安排师生去国外学习参观,提高国际视野。
Bakhtovar Safarov ( 塔吉克斯坦国立大学副校长)
1. 问:您好, Prof.Bakhtovar, 请问塔吉克斯坦国立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吗?
答:塔吉克斯坦有40多所大学,而塔吉克斯坦国立大学是最好的一所大学。我校现有教学楼42栋,在校生20,000多名,有17个系,107个教研室,97个不同学科专业,比如数学、法律、经济等。我校除了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外,还着重培养各个领域的学科专家。学校除了全日制学生外,还有函授生等。除此之外,我校还设有附属小学、中学。近期,我校非常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很多国际合作项目,希望未来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2. 问:上个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刚刚结束了对塔吉克斯坦的国
事访问,请问您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访问对推动中塔两国在教育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有什么促进作用?
答:塔基斯坦共和国作为承办国,上个月刚接待了到访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习主席和我国签署的合作协议中,就有教育领域方面的合作。双方通过合作项目,比如交换留学生,将合作与交流工作做细做实。我校现设有“孔子学院中心”,协调其他孔子学院工作,强化区域内孔子学院的交流与合作。此外,我校外国语学院设有欧亚语系,其中就有汉语,要交流,就要学好语言,学好汉语。习主席访塔吉克斯坦后,相信在两国教育部门的努力下,中塔两国的教育合作与交流活动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3. 问:为了推动我校与贵校之间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答:我认为我们两校的合作与交流项目应从学生做起,从本科生、研究生做起。目前我校开展了本科生“2+2”、研究生“1+1”的办学模式,学生出国学习,可以获得我校及海外其他大学两所学校的文凭。我国地质矿产资源丰富,我校也设有地质学专业,而贵校是地质界的龙头学校,我们非常渴望能与贵校合作,并已将合作协议寄给地大。
我国现有6名留学生在贵校学习,希望贵校今后能给我国学生更多的奖学金指标,越来越多的塔吉克斯坦学生能到贵校学习,同时也希望贵校师生到我校参观学习,希望两校今后有更多的合作与交流活动。
+
                                                                         
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领导
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各学院领导
                                                                         
本期审稿:马昌前、孙来麟              责任编辑:张友丽


      1 :   教育国际化动态(2014年第9期).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