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国际化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人:张晓珊发表时间:2018-01-09点击:

中国高校国际化的问题与对策

  走国际化之路,与国际接轨,已经成为中国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步,但是目前我国对高校国际化战略问题的研究仍有不足,对于如何实施和开展高校国际化建设,缺乏必要的经验和理论指导。中国高校国际化目前存在着价值取向功利化、发展重点表层化等问题,应有针对性地将功利价值与理性价值有效地结合起来,推进高校学科组织国际化建立国际化的校园环境,提高国际化认识。

一、 中国高校国际化特点

(一)国际化的目标设置

国际化被视为高校的基本要素。作为高校不能没有国际化的活动,不能没有科学的知识与信息的传递, 不能没有超越国界的思想与观点的交流。高校国际化的政治动机在于促进各国共识及维护和平;在文化意图上,是通过国际化措施促进文化的沟通,并达到与外来文化交往中的宽容与包容的目的;在教育政策上的意图,就是开阔大学生的视野,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拓展教学方法和专业知识。国际化的经济目的包括在日益强烈的国际化形势下,同时获得经济上的收益外国学生的学费可以成为高校的补充收入。通过对别国管理人员的培训可以开辟新的销售市场。同时,给本国大学生进行国际化的教育,也可以提高国家的竞争力。政治、文化、教育政策及经济的意图从不是彼此孤立的。因为日益增长的全球化浪潮,今天国际化前景中的经济目的更加突出了。政治、文化和教育政策上的动机已经被高校接受。高校面对的挑战在于既有来自外部的各种要求和环境因素,又有高校内部利益组织方面的期望。而国际化战略只能与部分的参与者的利益相一致。高校国际化的利益会因为专业技能的区别和科学项目的不同设想而有所矛盾,因此各种不同利益体间的混乱局面会变得更加复杂。

  1. 高校学术组织国际化的认识

  2. 开放性

    我国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呈现不断开放的态势,既不断追求超越自我,又依据不断变化的事实灵活调整自我,给自我注入新的活力。这种开放性将主要表现为学科建设向国外教育学科成果的开放、交流。当今世界已经开始了整体化的历史进程。一个国家的教育学科必须纳入到国际教育学科发展的潮流中,高瞻远瞩,通揽全局,才可能在比较中找到自己合理的起点和战略目标。闭关自守只能是裹足不前。

    2.独立性

    学科的建设尽管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广泛吸收其他科学的成果,开展跨学科研究。同时,在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中,我国教育学科体系也形成其独立性,确立了本身各学科的基本问题、研究对象,形成了独特的概念系统和运用这些概念进行逻辑推理的命题,构建了严谨的理论体系,提高了学科的专业化水平,在不断完成解释、指导和预测教育实践的历史使命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研究领域与研究特色。

二、中国高校国际化的挑战

(一)价值取向功利化

1.缺乏价值理性

从国际化的角度来看,我国现代大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六个阶段。第一,辛亥革命前的移植西方模式阶段;第二,北伐统一前的现代大学成型阶段;第三,1949年的曲折徘徊阶段;第四, 1950年到1960 学习阶段;第五,改革开放前的的闭关锁国阶段;第六,改革开放后到现在的恢复和发展阶段。前四个阶段,主要学习西方主流国家的国际化,一直在曲折辗转中徘徊前行。第五个阶段是“文革”十年浩劫,国际化发展基本停滞在第六个阶段开始的时候,猛然发现与国外大学有着巨大的差距。所以,中国高校往往以一种急功近利的态度来对待国际化的发展。这种将国际化视为一种策略和工具的思想,很容易使大学国际化成为一种短期行为。主要依靠重金投入引进人才与科研成果,来实现学术成果发表数量的快速增长,而很少涉及根本性的教学、科研与管理的制度变革。

  1. 缺乏主动意识

    我国高校国际化属于后发再生型。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处于 “被国际化”的状态,国际化发展不平衡在我国高等教育界是一种非常明显的普遍现象。比如,沿海地区普遍优于内陆地区,重点高校普遍优于一般院校,本科院校普遍优于高职专科院校。目前很多地方高校和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发展尚处于自生自灭的启动阶段。一些地方高校认为,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创办世界高水平大学,是国内一批研究型大学的事情,因此缺乏主动进取和发展规划,国际化经常被停留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心动行不动”的境地。一些高校在人员派出和引进、合作项目的开展等方面仍然停留在“等、靠、要”的状况,缺乏积极主动的意识和争取、整合资源的努力。  

  2. 缺乏质量意识

    有的学校认为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就是追求数量指标,所以列出了一系列数量指标,如科研经费不低于多少亿人民币、年度论文数量应达到多少篇、学校的院士人数应占院士总人数的多少等等。如果高校国际化仅是一些数字指标的话,目标实现时间的确是能够预期的。但是,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真正国际化的高校最重要的要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是看他是否能够或者已经培养了多少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才是社会对高等学校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

    (二)发展重点表层化

    1.工作行动不够深入

    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国际化停留在呼吁层面。有的学校随大流发展,虽然有国际化的总体发展目标,但是缺乏目标的具体分解,缺乏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具体要求,缺乏专项实施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有的学校将国际化当作装点门面,没有实质性的工作任务和具体要求。有的学校没有专项经费的投入,或投入的经费较少,使得有关工作的开展经常处于“无米下锅”的境地,极大地影响了高校推进国际化

  3. 国际交流不够深入

    有的学校比较重视领导和管理层的对外交流,重视教授派出和国外专家的引进,重视三大索引论文的数量和与国外学校签订合作协议。而比较忽视青年教师和学生的对外交流,忽视教学过程的整体改造和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忽视校园国际化环境和文化的建设。

  4. 部门协作不够深入

    有的高校认为国际化只是学校“外事处”的事情,是一般的“迎来送往”,其他职能部门只是象征性的协助,使得国际化游离在高等学校重点工作之外,这也是阻碍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因素之一。

三、中国高校国际化发展对策

(一)立足全球,建立正确国际化观念

  我国高校国际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符合国家对外长远发展战略、 增强国际交流合作能力以及适应经济全球化对人才的需求。所以,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需要树立正确的国际化观念,而不是盲目随从。在教育问题和教育改革中应立足全球视角,践行国际化的创新型人才观,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高校应认识到国际化的人才不仅要了解多元文化,还应对外语、信息技术和专业知识等熟悉掌握,作为肩负人才培养重任的载体,高校必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及时调整,确立培养具有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目标。另外,高校教育要达到国家化还应勇敢面对创新性人才培养问题,在教育中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加强培养,从而促进高校教育国际竞争力和领导力的提高。

(二)加强学科建设,保证国际化质量

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我国高校应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学科优化发展,走可持续、有特色、跨跃式的高校学科建设发展之路。用现代科学和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优势学科,推进“传统学科高新化”;积极扶持新兴学科,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实现“新兴学科强势化”;通过科技与人文相结合,鼓励学科交叉共融,促进“学科交叉集约化”。学科建设要以人为本,高校要开展好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工作。通过鼓励欢迎长短期专家访问,大力培养青年教师,科学管理人才,重点加强杰出人才培养等方式,推进高校学科建设,保证国际化发展的质量。

(三)构建国际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营造国际化校园氛围

大学的国际化,除了常说的国际合作,包括师生互换、学者互访、联合办学、国际科研合作、参加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之外,还应该丰富国际化内涵,包括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就高校教育国际化来说,课程体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化的课程设置指立足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理念而开设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在这种课程体系下的学习才能会我国大学生进入国际化领域奠定基础。因此,我国高校教育应对较为陈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通过对欧美一些发达过程国际化课程体系设置丰富经验的借鉴,构建属于我国高校教育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推进高校学科组织国际化[J].王忠安,王述红.中国冶金教育.2006(03)

[2]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与政策建议[J]. 顾秉林.中国高等教育.2009(10)

[3] 高等教育国际化[M].福建教育出版社, 陈学飞, 2002

[4] 引进国外智力 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J]. 娄玉英.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5)

[5] 地方高校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D]. 刘晓亮.东北师范大学 2015

[6] 对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李成明,张磊,王晓阳.中国高等教育.2013(06)

 

 

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领导

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各部门、学院(课部)

本期审稿:马昌前、范铭             责任编辑:王睿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