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发布人:张晓珊发表时间:2018-01-09点击:

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新加坡自1965年宣布独立以来,其高等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瞩目。纵观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主要可分为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初创时期、发展时期以及变革时期。在新加坡独立之初,政府及时收复了高等教育领导权,确立了高等教育的实用主义发展方向,通过借鉴其它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对本国高等教育发展进行改革与规划。新加坡高等教育经历了大众化进程与国际化发展之后,又面临着来自21世纪的全新挑战。新加坡政府为使其高等教育继续保持国际竞争优势,实行了大学自治改革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改革,并为2015年后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制定了新的战略规划。

  1. 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进程

    新加坡高等教育是在新加坡独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1965年,独立后的新加坡政府开始逐步清理殖民地时期高等院校遗留下来的问题。政府通过使用津贴办法,经历了近1 0 年的时间,坚定而又谨慎地把大学的教育权和人事权收归政府。这是新加坡高等教育改革具有决定性的一步,使新加坡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能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

    新加坡独立后的教育格局非常落后,不但没有统一的学制,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而且各个学校的教学语言也不统一。因此,在建国初期,新加坡教育发展的重点是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到了20 世纪 70 年代末,新加坡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学术轨、职业轨和技术轨教育体系,并使中等教育更加多样化。进入 20 世纪 80、90年代后,新加坡政府将关注的重心转向“职业技术培训的人力资源”,由此加大了对中学后教育机构—大学和多科技术学院的投资。在 1985年-1995年,新加坡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由 39,913人增加到 73,939 人,增长率为185.25%,基本上达到了吸收 20%的适龄青年进入大学,40%进入工学院的目标。新加坡的高等教育已由此步入大众化教育的发展时期。

    在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扩大了高等教育规模后,新加坡政府意识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性。1997年,新加坡总理宣布将新加坡建设成为“东方波士顿”,把当时新加坡的两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学院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教育机构,并要求两所学校分别以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为榜样。同年,新加坡政府邀请了来自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大学的 11名专家到新加坡,为如何达到这一目标提出建议。专家组提出了以下四方面建议:第一,建立更灵活的录取标准,考虑学生支付能力设立学费标准,从而吸引世界各地优秀人才来新加坡就读;第二,在科研与研究生教育上,加强与世界知名科研机构的合作与联系;第三,拓宽本科生的课程,使学生对非技术问题具有更广泛的兴趣、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第四,创造更优良的科研和教学环境,从而使两所大学能够聘请到世界一流的教授和研究者。在做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决策之后,新加坡政府所采取的主要做法是给予大学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为促进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更好地发展,新加坡政府于2004 年4月任命成立了大学自主、管理、资助委员会,于2005年 1月6日公布题为《大学自主:迈向卓越巅峰》的“大学自主”初期报告书,并于 2005年5月正式确定议案。改革的目标是使目前大学只有少许自主权转变为拥有完全自主权,成为对国家、社会负责任的高等学府。大学自主后带来的改变将包括重组大学理事会,自行分配经费的使用,自主制定学费,自行制定招生条件,自行调度各院系招生的人数,全权处理人事的征聘、乔迁和薪金的分配等内容。大学自主后,政府的资助将由目前发展费的100%和日常经费的75%下调到总费用的75%,但政府扔将是大学的的最大资助者。

  2. 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

    1.高薪聘请高水平教师及教育专家。

    为了进一步发展高科技, 提高科学理论研究水平, 新加坡成立了国际人力资源小组, 去海外招聘高级人才, 弥补国内科技力量和师资的不足。该小组主要招聘中国(包括台湾和香港)、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等国的专家、教授或留学生, 并给他们提供高薪和舒适住房等优惠条件, 把他们充实到新加坡大专院校的科研和教学岗位, 以提高院校的办学水平。

    2.加强国际间学术、人员的交流及教学科研的合作。

    第一 , 加强学术之间的国际交流。过去, 新加坡与国外的学术交流只处于一种私人对私人的交流。现在,这种交流已扩大到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正式交流和合作活动。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新加坡工学院、南洋理工大学(NTU)自 1985 年起各自执行了扩大国际学术交流的十年发展计划, 在这十年中共要拓展百余种国际学术交流渠道。第二, 加强教师之间的国际交流。新加坡鼓励本地教师到国外攻读研究生课程或参加人员交换计划, 各高校都积极支持并定期资助教师参加国际学术活动。例如, 政府专门设立了“总统奖学金” 和“公共服务奖学金”, 每年选派优秀的学生和教师到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一流大学去深造。 第三, 加强学生之间的国际交流。 2000-2001 年,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与上海交大、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签署了29份学生交换协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目标是到2005年百年校庆时, 要创办 5 所海外学院, 参加海外交换计划的学生要增加3倍,达到学生总数的 20 %。第四,开展教学与科研的国际合作及交流。新加坡高校增加了与外国学校和机构的联系,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和科学研究。目前,新加坡与西德、日本和法国合作建立了3所专科的技术学院,适应了新加坡经济发展的需要。

    3.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

    新加坡高校在教学中广泛采用各种高新技术, 如国际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等,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建成新加坡第一个数字化图书馆, NTU 启动了一个新的计划:电子媒体服务通道(GEMS), GEMS 是以为师生提供一个获取大量知识和信息的站点为目的而设计的, 与校园内现有的 IT 基础设施紧密相连, 为师生们提供了许多资源, 诸如视听材料、多媒体光盘、在线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书籍和因特网等。

    4.重视英语的学习。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指出:“ 英语使我们能直接吸收西方工业知识和技术, 没有对使用英语的坚持, 新加坡就不能使她的经济找到新的基础, 也就不会具有今天所拥有的国际和地区经济中心的地位。” 英语是新加坡四种官方语言之一 , 是一种世界语言, 也是一种广泛传播的优势语言。 新加坡人坚信学习和掌握英语能使自己顺利地直接吸收西方丰富的信息, 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和管理经验,迅速提高新加坡国际化的进程。

    三、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给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1.加大对教育的投资。

    在了解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 发现新加坡为了实现高校的高科技现代化所做的投入令人咋舌。反观国内高校, 对这方面工作还不是很重视,我们在教育上所做的投资还远远不够, 很多大学不论在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方面都是十分欠缺的。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大学需要大师,包括教学大师和科研大师,而这些优秀的人才必然要有优厚的待遇和薪金才能留得住,所以为了让大学中的一流人才不流失, 政府和学校就不能惜于资金,吝啬投入;没有一流的教学和科研设备, 没有较高的薪资待遇,大学就难以吸引国际一流的教授。在中国,教授配备的科研设备、辅助科研的手段与新加坡及西方国家的许多大学相比, 差距还很大, 因此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引进国际性的教材和课程, 调整教学计划。

    直接引进国外原版教材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经常采用的方法, 这种做法可以使学生更快地接触到学科前沿的知识。 我国高等学校必须加快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加快教学计划的调整,以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教学计划不能再是一些专家“闭门造车”的产物,而应是直接来源于企业需要的调查,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来培养学生,以加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在课程设置上,我国要注意增强学校专业和课程的国际性,面向国际人才市场,调整专业结构,使各大学毕业生在社会上能“适销对路”。

    3.大力加强高校校园网建设, 提高高校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

    目前多数高校上了因特网,但用途多以教学、科研为主,用网络从事管理工作还较欠缺,特别是网上管理资源缺乏。 要扭转这一状态,一方面需要学校加强硬件设备,并尽可能丰富网络管理资源,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只有这样, 才能使高校的管理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4.重视外语教学。

    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懂外语已经成为人才极为重要的补充定义,作为工具学科的外语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也因此而更加显现。面对新世纪,我国的外语教学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一是要求外语专业教育主动适应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通过外语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培养语言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听、说、写、评能力的外语人才, 彻底摆脱过去那种“哑巴式英语”、“ 聋子式英语” 的教学模式。二是加强小语种教育。由于目前大部分人都热衷于英语学习,而忽视了小语种的学习, 致使我国现在精通小语种的人才极其短缺, 所以重视小语种的人才培养工作, 提高小语种的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参考文献:

    1]王威.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及其启示.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3.30

    2]吕杰昕,李军.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世界教育信息,2009.9.6

    3张安平,张小燕.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的特点与启示——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   世界教育信息,2008.12.6

     

     


    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领导

    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各部门、学院(课部)

    本期审稿:马昌前、范铭             责任编辑:张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