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1期

发布人:发表时间:2012-07-08点击:

外 事 简 报
                     2012年第1期
主要内容:
1、国际合作处暨国际教育学院2012年工作要点

                                     国际合作处暨国际教育学院2012年工作要点

    2012年,国际合作处暨国际教育学院将在学校党委、行政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校外事工作和留学生工作,按照学校“十二五”规划和学校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要求,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提高认识,创新机制,明确任务,大力推动国际化办学进程,不断开创我校外事工作和留学生工作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向学校60周年校庆献礼。

    一、总体工作思路
    2012年是学校实施“十二五”规划目标的第二年,也是国际合作处暨国际教育学院实现新发展的关键一年。国际合作处暨国际教育学院总体工作思路是:积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指导性方针,结合学校“十二五”的具体规划,突出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和国际交流体制和制度建设,加大与世界著名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力度,重点抓好来华留学生发展工作,努力营造学校国际化氛围,积极推进其它各项国际交流工作,不断扩大学校的对外开放,丰富国际合作交流的内容。按照学校6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方案的要求,高效、有序地推进60周年校庆相关筹备工作,提升学校形象。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顺应国际化发展趋势,积极协助筹备成立“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强化师生国际化意识。
    1、加强统一领导,形成校党政领导挂帅、国际合作与交流部门归口、相关部门及各学院协同的有效工作机制和大外事工作格局。大力宣传“国际化”与“高水平”密切联系的理念,使国际合作交流与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真正成为我校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强有力助推器。
    2、积极协助筹备成立“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加强与本科生的联系,结对子,一帮一,开设国际化与国际理解课程,积极营造我校国际化氛围,提高教职工的国际化意识,努力推进我校国际化进程;鼓励我校教师、科研人员到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科研组织学习、锻炼和任职,提升我校学术国际影响力。
    3、围绕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目标,鼓励学校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和来华留学生教育。创造条件、完善平台、规范制度,鼓励师生们走向世界,增强国际视野;积极拓展本科生、研究生赴境外学术交流、实习和游学的渠道,为创新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建设提供更为强大平台和渠道支持。

    (二)、努力建立科学、规范化的外国文教专家聘请和管理机制,扩大对外学术交流,积极筹备学校60周年校庆系列国际会议,举办“矿产资源走出去战略高峰论坛”。
    1、根据学校发展要求,按照“以院部为主体,以项目为基础,以学者和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遵照“以我为主、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工作方针,推动院系实质性国际合作,邀请更多境外学者和专家来校讲学、合作研究等学术活动。转变引智的指导思想,大力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校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有计划地聘请国外有影响力的专家退休后到我校长期工作;逐渐转变聘请模式,从传统的以语言教学为主,过渡到专业教学、科学研究和教材开发等工作为主的转变,提升国外智力引进的层次和内涵,助力于提高我校科研和教学水平。
    2、充分利用 “壳幔交换动力学创新引智基地”和“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创新引智基地”两个“111”项目高水平平台,积极申报国家外国专家局、教育部“海外名师项目”、“学校特色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项目”,引进更多的国际一流学者来我校合作科研,为提高我校研究水平,孵化国际化人才,创新高水平成果,最终为提高我校的核心竞争力服务。
    3、完成好2012年度国家引智项目的组织申报、项目管理和成果汇报工作,力求引智项目经费进一步增加;同时继续加强对临时性项目的绩效管理,严格审批程序,提高聘请效益;加大对国际合作与交流薄弱的院系的扶持力度;继续作好国际学术会议的协调和组织工作,扩大我校对外学术交流及加强国际科研合作。进一步加强港澳台交流工作。
    4、积极协助校庆办举办好校庆60周年非开挖国际会议、武汉电子商务国际会议的筹备工作;积极联系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校庆期间举办好“矿产资源走出去战略高峰论坛”。

    (三)、积极扩大来华留学生的规模,理顺工作机制,科学搭建培养管理体系,切实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
    1、继续推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来华留学教育培养与管理暂行规定》的施行,努力营造校园国际化氛围;与教务处、学工处、研究生院等职能部门友好协商,科学安排,推动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趋同管理模式的建立;将我校留学生本科生纳入全校学籍、教学管理系统;完成来华留学生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建立健全科学的留学生教学培养体系,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积极申报“留学中国”计划的有关项目,力争成为国家地学及矿产资源领域留学生培养基地。
    2、认真做好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宣讲、申报工作,加大自费生的招生力度,有针对性地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以周边国家和地区为主要生源地,配合国家“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南美、中亚等矿产资源丰富国家的生源市场;努力改变我校生源结构,招生更多高层次留学生,吸引更多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生源;完善自费生的招生政策,严格控制入学标准,发展稳定的来华留学中介机构,吸引更多优秀自费生来我校就读;加强与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企业的合作,拓展来华留学生的产、学、研结合培养的渠道,努力扩展大与中石化等知名企业订单式培养人才的内涵,综合提升我校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
    3、强化留学生预科阶段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和汉语学习,在提供基础汉语教学基础上,增加大学数学、物理、计算机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为留学生更好的适应专业学习奠定更好的基础;依托我校优势学科,推动英文授课项目体系建设,开展申报来华留学生教学的品牌课程和品牌专业建设;组建成立中国地质大学中外学生联合互助会,加大中外学生跨文化沟通和交流,建立中外帮扶制度,拓宽学习渠道,加强专兼职辅导员队伍,扩大中外学生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全面培养知华、友华、学有所长的来华留学生。
    4、努力改善来华留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通过多渠道,争取学校早日开工建设国际教育大厦,为我校来华留学的跨越发展提供更优越的硬件平台。

    (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拓宽校际交流渠道,加强中外合作办学。
    1、进一步扩大与海外大学的教育合作;争取与更多的海外高水平大学建立长期、稳定、有实质性合作项目的校际合作关系,做好与海外大学学分互认工作,引进境外优秀教材,与更多的海外大学合作培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促进我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2012年争取再与世界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建立学术交流关系。
    2、继续推动在校学生海外学习经历,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国际合作项目,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做好学生海外短期游学的准备工作,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我校学生到海外短期学习或实习;启动赴美野外实习和赴韩国实习项目。
    3、圆满的完成现有中外合作办学的日常运行工作,保持赴莫斯科大学留学学生,扩大滑铁卢大学合作项目,拓展赴美合作项目,同时积极争取更多的国家资助项目,争取开办一个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我校国际化建设做出贡献。

    (五)、做好汉语国际推广,扎实推进孔子学院建设。
    1、努力帮助美国布莱恩特大学和阿尔弗莱德大学办好目前现有的两所孔子学院,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积极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2012年在欧洲再建一所孔子学院。同时积极扩大孔子课堂数量,目前现有孔子课堂3个,2012年争取再建3-5个孔子课堂。同时要利用现有孔子学院平台,开拓其它专业和项目,扩大合作交流范围。
    2、进一步完善对外汉语教学体系及教师考评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对外汉语教师的选聘制度,建立并完善对外汉语教师考评体系;合理提高对外汉语教师课酬;加强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对外汉语教学的科研立项等鼓励教师们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科研工作,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3、继续组织落实好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委派我校艺术团2012年春节赴海外演出任务,为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外大学生的交流和与了解。

    (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加强涉外管理和涉外保密教育,做好湖北省高校引智协会秘书处日常工作。
    1、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教育外事业务学习,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充实管理干部和汉语教师队伍,使队伍的数量和综合素质基本适应国际合作交流和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发展的新要求。大力做好勤政廉政的宣传,不断提高本单位干部和职工的廉洁自律和反腐倡廉的能力,用更加完善的制度,全面推动我校对外交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化进程。
    2、端正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提高因公出国有关审批手续及证件的办理的服务水平;坚持规范操作程序,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因公出国管理的审批、会签工作,为全校学科建设、科研和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可靠服务平台。
    3、加强涉外管理和涉外保密教育;规范因私出国的管理工作,做好人员派出和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信息收集、分析工作,及时编辑《外事简报》,加强网站的更新,大力宣传我校的对外合作和交流活动,为我校师生对外交流与合作做好服务工作;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信息咨询。继续做好来华留学生和外籍专家的安全教育,完善来华留学生和外籍人员突发紧急事件处理预案,确保随时能够高效、稳妥地做好突发事件防范和处理工作。
    4、做好湖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引智工作研究会理事长单位秘书处日常工作,组织全省高校开展内涵丰富的交流、调研活动,推动全省引智工作更上新台阶。